close

對於孩子的想像力聯想力 家長們到底知道了多少?

其實可以用簡單的方法了解孩子對於語文的理解力與組織力

看圖說故事其實就是個很好的輔助工具,孩子需要圖像的方式刺激他們的想像力,透過看圖說故事可以瞬間反應出

孩子的單字量、想像力、生活經驗、敘事的方法與統整能力 怎麼有效利用眼前的一張圖經過統整與想像編出或者說出故事裡面的內容。

孩子在看圖說故事都會有一定的成長流程 可能有些孩子比較快 思維邏輯反應快 可能馬上就能到達看圖說故事的最高精隨

有些孩子跟大部分孩子一樣反映力慢慢培養出來 於是家長會在孩子跟上看到他們的發展過程

簡單來歸類這幾大過程 《看圖命名》《圖片敘述》《藉由圖片編自己理想的故事》與《看圖〝說〞故事》

《看圖命名》

這個階段的幼兒 會將看到的每一張圖都是為【獨立圖片】但是在這圖片的前一頁與後一頁都沒有絲毫的連貫性

並且這接端的孩子並不會有〝說故事〞或者〝編故事〞的現象出現 只會單純說出圖片裡面的物件內容

好比說 〈花〉〈牛〉〈馬〉之類的 這也是正常的行為 畢竟孩子只踏入【看圖說故事】的最低階段

第二個階段我們稱為 《圖片敘述》

幼兒描述圖片中主角的動作,但每一頁的動作與下一頁也不衝突 各為獨立,沒有組成故事。與上一階段的差別,在於此階段有主角有動作,而不只是命名。

對於第一個的《看圖命名》加上了動作〈兔子在跑〉〈恐龍在飛〉等等

第三個階段《藉由圖片編自己理想的故事》

相對第一階段的前兩個 孩子更能在圖片中編出屬於他們自己的故事

故事對於書頁之間開始有了連貫性 雖然可能不是圖片中真正想表達的內容 不過對於統整力孩子確實上升的一大步

第四階段《看圖〝說〞故事》

小朋友透過圖畫組織故事,所描述的情節與書上的內容相似。

前三類幼兒依自己的想法說明與解釋圖片

看圖說故事的小朋友則看出圖所要傳遞的訊息,我們可以說他「理解」書的意思了。

可能有些小孩反映力好 統整力強 所以到看圖說故事的階段也相段普通孩子快


不過孩子或是學生翻閱時,成人不要急著表達自己的意見,聽聽他們的說法。而能幫助她們的方法是:

(1) 若幼兒在看圖命名階段,如他說 「青蛙」,不妨問:「青蛙在做什麼?」

(2) 若幼兒只敘述行為,可以加問「然後呢?」,讓他感受到動作間可以有關係。

(3) 若幼兒看圖編故事,可以為他鼓掌,並請其他幼兒用同一本無字繪本說故事,讓他聽聽別人怎麼說。

(4) 當小朋友看圖說出與書很接近的故事,鼓勵他加油添醋把故事說得更豐富。

每一次的提問或者幫助都是為了讓孩子更能像前到下一階段 

父母可鼓勵他們將心中的想法說出來,然後一齊將零碎的構思化作較為完整的故事。初時創作過程可由父母主導多一點,之後慢慢交由孩子自行創作。

父母更可鼓勵孩子用文字或圖畫的方式紀錄,再演繹給父母聽,從而加強其繼續創作的動力。

有了大人的參與,就是無字圖畫書會成為非常好的互動讀物。老師和父母不妨善加利用。

 

 

FB: 新竹校  https://goo.gl/AK27rf

   竹北校 https://goo.gl/xI4bNL

官方網站 : http://www.goosemom.com/msg/brief-introduction.html

 

arrow
arrow

    新竹 鵝媽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