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當孩子耍性子狂哭鬧,或不聽勸告、一再挑戰父母的底線時,要如何強壓怒火讓情緒不要暴衝﹖看著爸媽盛怒的臉,孩子怎能理解你是因為愛而打?小小孩鬧脾氣,耍個性、難控制,舉世皆然,且看德國老師如何自己不失控,讓孩子認錯並改過。

有次,跟一位德國媽媽聊孩子的近況時,聊著聊著,這位媽媽突然頓了一下苦笑的對我說:「凱特,妳知道嗎?為什麼從來沒有人跟我說養育孩子壓力這麼大?要應付數不清的麻煩事!」

當然這是有點自我解嘲的說法,我相信她在決定要生小孩之後,一定也跟大多數的媽媽一樣,做了很多的心理調適和育兒準備,全心全意想成為一個稱職的好媽媽。只是,為人父母要面對的挑戰何其多,特別是當孩子耍性子狂哭鬧,或不聽勸告、一再挑戰父母的底線時,要如何強壓怒火讓情緒不要暴衝,對很多人來說,真的是說的比做的簡單。

讓孩子體驗犯錯的後果,才能有效導正行為

即使是經歷豐富耐心十足的德國幼教老師,也難免會有因為孩子各種不定時的狀況被惡整得人仰馬翻的時候──當孩子說要上廁所卻把整筒衛生紙塞進馬桶裡,馬桶因阻塞而使得整間廁所大淹水,當孩子把木質地板當作畫紙塗滿水彩顏料……以上種種時刻請你相信,德國人沒那能耐優雅的讚美孩子說太有創意了,他們通常只會閉上雙眼,嘆口氣說:「請告訴我這不是真的!」

對於孩子錯誤的行為,德國人當然會生氣,只是他們不會讓生氣的情緒過度外顯,除了不體罰、不大吼大叫的怒罵孩子,他們認為最重要的是必須讓孩子看到自己犯錯後的結果,才是有效導正孩子的行為的方法。

不少父母會說:「我講了很多次不行,孩子就是不聽話,我能怎麼辦?」他們沒想過,也許正是因為他們說了太多次的「不行!」「不可以!」,所以孩子已經對這幾個字徹底免疫,完全無感。

譬如說很多幼齡的孩子會有一個階段很喜歡亂丟東西,當爸媽對孩子說了好幾次「不可以亂丟!」幼齡的孩子可能還是無法直接從話語去理解為什麼不可以亂丟,這時如果爸媽換個方式,每次孩子亂丟玩具或餐具時,請他自己把丟的東西撿起來,孩子便容易理解到「自己丟的還得自己撿」的行為後果,這會比說了無數次的「不可以」來的更有效。

德國幼兒園裡,每個幼教老師都謹守這個大原則來糾正錯誤行為。孩子就是孩子,學習的過程中一定會有犯錯的時候,當大人口頭勸告「不可以」幾次,發現沒有用後,與其讓憤怒的情緒累積到沸點對著孩子拍桌大吼:「我說了幾次不可以,你聽不懂嗎?」不如換個方式讓孩子承擔行為後果,也讓自己的情緒緩衝一下。

 

FB: 新竹校  https://goo.gl/AK27rf

    竹北校 https://goo.gl/xI4bNL

官方網站 : http://www.goosemom.com

arrow
arrow

    新竹 鵝媽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